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整個鏈條,兩個關鍵環節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垃圾分類,可以看作是“前端工作”;二是垃圾處理,可以看作是“後端工作”,不同種類的垃圾得到不同的專業應對,並有完善的市場支撐。
建築垃圾主要是建設、施工單位或是個人對建築物、構築物、管網等進行相關建設、拆除各項操作過程當中產生的棄土、渣土、棄料以及其他廢棄物等,隨著當代城市化的發展,房屋的建設所產生的建築垃圾是越來越多了,大多數的建築垃圾都是直接會被露天堆放或者是就地填埋,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還會產生灰塵等問題,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
一方麵,企業所開展的建築垃圾回收利用的動力不足。當前,在建築垃圾的回收利用領域的投資、優惠等各項政策性支持較少,沒有建立起來有效的激勵機製。這就會導致從事建築垃圾再利用的市場主體無利可圖,專業化的企業與機構很少,專業來從事建築垃圾再利用的人才相當缺乏,這就會使大量本能夠被回收的垃圾無人回收,能夠資源化利用的垃圾無法進行利用,不利於建築垃圾的整體產業化發展。
另一方麵,建築垃圾的分類水平較低。一般情況下來說,隻有鋼筋等價值相對較高的材料才能夠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其他一些回收價值不高的建築垃圾得不到相應的重視,導致了各種材料的建築垃圾之間混合堆放,增加了垃圾再生處理還有循環利用的難度。加之現階段的工程施工仍是以現場作業為主,需要大量的現場手工進行操作,智能化、數字化程度比較低,這就會導致施工現場減少垃圾產出還有施行垃圾分類較為困難。
建築垃圾破碎回收再利用是一項複雜性和綜合性的技術,需要綜合考慮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以往建築垃圾回收處理的經驗,在該項技術的運用中,需要堅持以下幾方麵的原則:其一是保證回收材料的雜質含量低,通過初級篩分後,將建築垃圾按照成分的不同,分成幾大類,如金屬類、塑料類。這樣對實現建築垃圾的處理,以及回收建築垃圾中的有效成分也起到了積極作用。一般來說,建築垃圾中雜質含量應控製在10%以下;其二是保證建築垃圾的回收效率。垃圾是一種放錯地方的資源,現階段建築垃圾中超過80%以上都可以進行回收再利用。
建築垃圾經專業設備破碎、篩分、剔除、除塵後,大多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如:
1、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等金屬,經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後,可以再加工製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
2、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破碎後,可以代砂,用於砌築砂漿、抹灰砂漿、打混凝土墊層;廢棄混凝土塊料經細粉碎後可與標準砂拌合作為砂漿細骨料用於牆地麵抹灰、屋麵砂漿找平層、砌築砂漿、製做鋪地磚等。
3、廢棄磚經過粉碎後用於建築板材的骨料,製造隔牆板材,不但質輕強度高而且隔音、膨脹係數小,因取材容易、廉價而大大降低了板材成本。
4、廢棄混凝土塊料粉碎後可做混凝土現澆或預製構件中的骨料使用,用於建築非承重部位。這樣不但節約了建設資金,而且不會降低構築物的強度。
5、可以生產的再生磚有隔牆磚、模塊磚、路麵磚、透水磚、保溫磚、植草磚、聲屏障板等,種類多達100多個,其各項性能指標均已達到或超過國家相關標準。